端午节刚在粽香中乘着龙舟离去,六一节又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到来了。
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,为了让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继续开花,今年五年(3)班的六一节活动与去年不同,由老师和家长带着小朋友重回端午,参加两项传统民俗活动——包粽子与编蛋兜。
包粽子
活动开始前,清洗粽叶,预备棕丝,淘洗糯米,调制碱水,每一道工序都让小朋友铭记,让他们体会到参加活动的辛苦与快乐。包粽子的食材准备到位,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,想要一展身手。包粽子的时间到了,由老师、家长先向孩子们展示包粽子的技巧,一折,一舀,一填,一结,在一双双巧手下,一个个诱人的粽子如变魔术般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。孩子们兴趣盎然,跟着“老师们”有模有样地包起了粽子。经过老师、家长们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和讲解,小朋友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。筐内的粽子越来越多,老师们笑了,家长笑了,孩子们也乐在其中。
编蛋兜
汉代《风俗通》记载:“五月五日,以五色丝系臂,名长命缕。”在不少老人的童年记忆中,端午节那天,都会挂上父母用五色丝线精心编织的鸭蛋网,寓意“逢凶化吉”,驱灾辟邪。编蛋兜活动开始后,也是由家长先做示范并讲解,小朋友们在旁观看模仿。 “小朋友们,先剪出9根差不多长的线,接着取一根稍长的线,将其余的每一根线对折,并且打好结,用最长的一根线把这8根线串起来。”一位家长话音刚落,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剪线、串线,忙得不亦乐乎。结网,交叉打结……三位”老师”耐心地讲解着,小朋友们两两合作,找线、比对、打结……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,小朋友的作品也陆续完成了。欣赏着大家亲手制作的鸭蛋网兜,小朋友们的笑声更清脆了。
六一节在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,希望他们能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,快乐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