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初一糕、初二粽、初三螺、初四艾,初五吃一天……”又到了一年的端午时节,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莆田端午习俗,5月21日,三年(5)班家委会带领同学们开展了“多彩后黄、浓浓粽香” 莆田端午习俗体验游活动。
“手把清秧插满田,低头便见水中天;六根清静方为道(稻),退步原来是向关。”在西天尾后黄村,同学们首先化身小农夫,大家认真地学习了关于插秧的动作要后,这些长期生活在“钢筋混凝土高楼”里的小同学分成三支小分队,挽起裤腿,赤脚下田。第一次赤脚踩在泥土里,同学们刚开始有些紧张,现场被各种各样的叫声包围,有的是愉快的欢呼声,有的是蹭了一身泥的惊呼声,有的是变成泥娃娃的惨叫声,同学们还不时向旁边的奶奶请教种植方法及生长周期。通过活动,同学们不仅地认识水稻的生长全过程,还真切地体验到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学会珍惜粮食。
午时蛋和粽子对同学们还说是端午节的重头戏。体验完农事,同学们来到南洋楼,了解了粽子与端午节的历史典故,并学习了朗朗上口的莆田民谣。随后在村里奶奶的指导下,在场的家长和同学们一边认真地听讲解,一边专注地看着奶奶的示范,跟着扭动手上的粽叶和五彩绳。虽然“纰漏”屡现,但是在奶奶的帮助下,不一会儿,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包好了,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蛋兜也做成了。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到端午节的由来、别称、习俗等,还感悟了莆田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图/文:官彬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