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土课堂呈新意 省里专家绎精彩
——记莆田市“教育部重点课题”教学观摩研讨会
春风化雨,诗意盎然。2015年4月23日,“教育部重点课题——小学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对教学影响的深化研究”教学观摩活动(数学专场),在我校六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。来自莆田市进修学院的教研员、各个县区的进修学校的教研员、课题实验学校的老师以及各个学校在教学一线的近250名的数学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,相互切磋,共同为我们开启了数学教学新思维的大门。很荣幸邀请到了福建省普教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罗鸣亮老师,给我们上示范课、做讲座,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着大师的独特的教学魅力,真的有一种无与伦比诗意般的享受。
上午的活动由我校年轻的王雪梅老师主持,我校的黄秀琼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《1000以内数的认识》,南门学校的傅青云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的《平均数》,课后,两位老师做了很实在、很有思考的反思,秀屿区进修学校教研员唐少雄对这两节课做了很客观、很具体的点评,市特级教师协会秘书长、城厢区进修学校副校长徐国裕做了很专业、很有指导意义的总结。从两位专家的点评,从现场老师们踊跃参与的互动评课,感受到浓浓的教研氛围,再次感受到两位老师课堂演绎的精彩。黄老师既尊重教材又活用教材,教学环节循序渐进,自然过渡,课堂上和风细雨,娓娓道来,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,从多角度建立大数的概念,理解数的组成,培养学生的数感,练习设计融层次性、趣味性为一体,促进学生思维的升华,是一节很有味道的数学课。平均数这节课,傅老师改变了过去注重平均数计算方法的教学,重点转移到把平均数当做一个统计量来组织教学,将平均数的学习嵌入到了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中,通过多种活动,让学生理解“移多补少”的方法,理解平均数是在这组数据的较大数与较小数之间,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,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义,是一节值得慢慢品尝的数学课。
下午的活动由徐国裕副校长主持,是罗老师的专场,从学生到老师,笑声不断,精彩连续。罗老师上了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》,那不是在上课,那是带着一群孩子在玩数学。没有精美的课件,没有复杂的学具,就带了11个四边形,他用那幽默、风趣、步步逼向思维要害的语言,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,一波三折,峰回路转,步步让人出其不意,拍案叫绝,明明答案出来了,可是一露出庐山真面目又不是,就这样引导学生一层又一层剥开繁杂的外衣,触碰到数学的本质,孩子们在争辩中思考,在思考中感悟。罗老师亲切幽默、睿智大气,精彩的教学设计、令人叹服的口才时时震撼着我们,难怪有老师在短信中写到:老师和学生到爱死你了!”是呀,谁说数学课就是干巴巴的,数学课要出彩可真是了不得。罗老师还做了《思考,一直在路上……》的讲座,就如何备有关几何图形教学的课做了深入浅出的演绎,正像他上课一样,听起来好像是在不经意的讲故事,话锋一转,故事就与他的数学思考珠联璧合,我们老师也与孩子们一样,在笑声中思考,在思考中顿悟。别样的思考,别样的精彩,罗老师的课与讲座正像所追求的那样——简约而灵动。
一天的活动结束了,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没结束。相信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不虚此行,在明天的教学中且行且深思。我们期待着与名师、专家再次相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