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背景和意义
小学生天生对自然充满好奇,对动物感兴趣,喜欢养小动物,但在家饲养的愿望往往并不容易实现。学校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,提供给他们亲近动物的机会,去年九月份开始,学校就在后花园养了两只可爱的小兔子,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!同学们一下课就会跑后花园跟小兔子一起玩。
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责任心和爱心,学校老师还安排了学生饲养员每天轮流照顾兔子、对兔笼进行清洁,对孩子们进行劳动教育。老师给每个饲养员做了一个专属动物守护天使牌,能被选上当饲养员的孩子都觉得很光荣!两只兔子还被老师带进了课堂,让学生观察写作、写生等等,用处可不少呢。
可是养着养着,饲养员也发现了养兔的烦恼。兔子会随地大小便,每天清洁兔笼不容易,也会把草窝房子弄湿,可兔子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,兔房太潮湿也不适合兔子生存。学生也发现兔子没有饱腹感,感觉都吃不饱,怕喂太多把兔子撑坏。
二、驱动性问题
基于这些烦恼,几个感兴趣的饲养员集合起来,成立了项目式学习小组,对如何更好地饲养兔子展开激烈的讨论。并在老师的引导下,进行头脑风暴,提出问题。最终确立了项目研究的主题是:怎样做一个智能兔房来解决兔子基本的生活问题呢?
三、项目目标
01
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和原理、和信息技术运用手段。
02
通过调查、搜索、实验、观察、记录等方法进行探索实践。
03
运用工程思维,制作一个能解决兔子基本生活问题的智能兔房模型。
四、实施过程
1、利用调查、实验等方法进行前期学习和实践。
2、小组合作交流画出兔房模型设计图。
3、根据设计图,搜集材料进行创作。
4、快乐分享,收集建议,对兔房进行改进完善。
五、项目成果
智能兔房模型有四个功能:
01
自动提供喂粮功能
02
自动提供饮水功能
03
自动清理粪便功能
04
自动控制温湿度功能
六、项目成效
《智能兔房》项目在2022年3月2日莆田市“项目式学习(PBL)+跨学科(STEM)”融合创新优秀项目比赛中获三等奖。
这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记忆非常深刻,收获很多。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,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;也培养了工程思维,认识到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要有“计划”并努力去“做成”;同时提高了搜集信息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、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,以及与人分享的语言表达能力。除此之外,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收获了知识、快乐和成就感。